5什么是神灵

张衡《灵宪》说:“日譬犹火,月譬犹水。火则外光,水则含景”。《大戴礼记》说:“明者,吐气者也,是故外景。幽者,含气者也,是故内景。故火日外景,而金水内景”。

又说:“吐气者施,而含气者化。是以阳施而阴化也。阳之精气曰神,阴之精气曰灵”。要想理解“神灵”,我们首先要先看一下文中:吐、含、景、施、化的具体含义。

图片[1]-5什么是神灵-善米

《山海经》《论衡》《东京赋》《风俗通》《玄中记》等,引用了中国一个古老传说:“东南海中有桃都山,山上有大桃树,直通天际,枝蔓延三千里,树端有一天鸡,每日太阳初出,同物相召,同气相感,鸡为离火精气所化,日光初照此木,天鸡感而即鸣。于是天下鸡俱皆随之长啼不止,迎日冉冉升起,复光华万丈,天下大白。正所谓雄鸡一唱天下白”。

图片[2]-5什么是神灵-善米

“吐”指太阳升起时,“阳光”逐渐显现的状态。“幽”指太阳落山时,“阳光”逐渐隐藏时的状态。“景”指太阳升起或落山时“光明”的状态。太阳的“光明”从地平线上出的时候,天地间万物内部的“光明”也会随之而出。太阳的“光明”从地平线下入的时候,天地间万物内部的“光明”也会随之而入。

古人把太阳的“光明”引领万物上出的这个过程称为“吐气”,由于吐出来的“光明”越来越亮,故称之为“外景”。把太阳的“光明”引领万物下入的这个过程称为“含气”。由于吐出来的“光明”越来越暗,故称之为“内景”。这是从人所能看到光的“明度”来划分的。如果从“五行”层次来划分,“火”为“吐”为“外景”。“金、水”为“含”为“内景”。

图片[3]-5什么是神灵-善米

“施”指太阳升起后,“光明”由内向外的“形态”,即“象旌旗之游”。“象旌旗之游”顾名思义,象旗杆“上方”的“旗布”向四方“游走”的形态。其本质为光明“由下而上”的发散过程。“化”指太阳落山后,“光明”由外向内的“形态”,即“象果实之化”。“象果实之化”顾名思义,象果实“长成”的“果肉”象中心“收聚”的形态。其本质为光明“由上而下”。的收敛过程。

“神”指太阳升起时,引出万物内部“光明”的背后力量。“灵”指太阳落山时,引入万物内部“光明”的背后力量。关于什么是“精”的问题,我们在下面的篇幅会重点展开讲解,在这里就不过多阐述了。

圆形头像图片
用户头像
写在后面
《万物之精》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,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21年-2022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。由于信息量过多,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,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。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、白话字和错别字,请见谅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点赞0赞赏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