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气:风热暑湿燥寒。五行:木火土金水。 六气乃五行之魂,五行乃六气之魄,人为天地之中气。秉天气而生六腑,秉地气而生五脏,六气五行皆于人。五行是阴阳变化的阶段(五行是一种阴阳最稳定变化阶段)。六气是阴阳变化的状态(六气是一种阴阳两种从化的状态)。五行直接对应六脏六腑,六气皆阴阳变化状态。六气对应脏腑以外之经络属表,五运对应经络以内之脏腑为里。阳明经为胃经大肠经组成,其司在天。
土气为胃腑脾脏组成循环,其则在地。经满流于腑脏,脏腑满归于经。脏者藏而不用,腑者用而不藏。经络与脏腑天地之所主,全赖中气旋转得以平匀。故万物之初中气以先结。太极者,中气也。两仪者,脾胃也。四象者,木火金水也。八卦者,肝胆心肠肺肠肾胱也。天道左旋化六气,地道右旋合五形,五六之间为中气。二者皆互为根本。六气是阴阳变化状态,五形是阴阳变化阶段。状态互化而阶段顺逆。皆阴阳不同时刻所现。状态显从化,而阶段主生克。状态阶段皆由中气所化所生。
二分三分四分五分六分。实际为阴阳所显所化生。运动不圆则会独显其态,运动为圆则不见其五行,运动为圆更不知其六气。阴阳化合为木:阴阳化合为火:阴阳化合为土:阴阳化合为金:阴阳化合为水:阴阳化合为水:阴阳相交为湿: 阴阳相交为燥: 阴阳相交为暑: 阴阳相交为寒: 阴阳相交为风: 阴阳相交为热:六气乃五行之魂,五行乃六气之魄,人为天地之中气。故学医学文学道,先学中气。万物负阴而报阳,冲气以和。
太阳:足太阳膀胱经、手太阳小肠,膀胱寒,小肠热,小肠从化膀胱,两个相互组成一个平衡,故太阳为寒水。阳明:足阳明胃经,手阳明大肠经,足阳明胃为中焦湿为主,湿土从化为燥金组成一个平衡,故为阳明为燥金。少阳:足少阳胆经,手少阳三焦经,足少阳为木,而手少阳为相火,木从化为相火组成一个平衡,故为少阳为相火。
厥阴:足厥阴肝经,手厥阴心包经,肝为木,心包为相火,火从木化组成一个平衡,故为厥阴为风木。太阴:足太阴脾经,手太阴肺经,肺为金,脾胃土,金从土化组成一个平衡,故为太阴为湿土。少阴:手少阴心经,足少阴肾经,肾为水,心火为,水从火化组成一个平衡,故为少阴为君火。
这种从化关系其实就是在突出一个主体,但互相之间又有相互作用关系,正所谓动态平衡,河图不就是反映的这个道理吗?两种同一属性的能量交织在一起,但主气突显,从气从化,也有从气所化,标本中气。六经六腑,都是类象的关系,包括五行。都是天地相应的象数模型,人在其中,所以既得天六气,又有地五行在其中。阴极就会寒,热极就会暑,阴阳相交就会湿,阴阳离就会燥,阴阳运动就会生风。
脾与胃属土:脾经称太阴,胃经称阳明者,太阴湿土,阳明燥金,脾经病湿,胃经病湿,又病燥故也。此戊土从化于庚金也。肝与胆属木:肝经称厥阴,胆经称少阳者,厥阴风木,少阳相火,肝经病风,胆经病风,又病暑故也,此甲木从化于相火也。肺与大肠属金:大肠经称阳明,肺经称太阴者,阳明燥金,太阴湿土,大肠经病燥,肺经病湿,又病燥故也,此辛金从化于已土也。肾与膀胱属水:膀胱经称太阳,肾经称少阴者,太阳寒水,少阴君火,膀胱经病寒,肾经病寒,又病热故也。此癸水从化于丁火也。心与小肠属火:心经称少阴,小肠经称太阳者,少阴热火,太阳寒水,心经病热。小肠经病热,又病寒故也。此丙火从化于壬水也。心包与三焦属相火:三焦经称少阳,心包经称厥阴者,少阳暑火,厥阴风木,三焦经病暑。心包经病暑,又病风故也。此心包从化于乙木也。
本文具体出处主要有:《河洛精蕴》《四圣心源》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》《六经实质》《张桢讲周易与中医》《腑行决》一些群资料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