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我们来看由《易经》中的两个卦象演化而来的一个成语:否极泰来(含义:逆境达到极点,就会向顺境转化),两个卦象图:换成文字就是:上乾下坤(否卦)、上坤下乾(泰卦),即上天下地的象是否卦,而上地下天的象是泰卦,我们都知道头上是天,脚下是地,这天在上地在下的正常“象”怎么是否卦呢?而天地颠倒的异常“象”却是泰卦?
我们再看《易经》中对否泰两卦的解释:《易经·否》:“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贞,大往小来。”“象曰:天地不交,否。”。《易经·泰》:“泰,小往大来,吉亨。”“象曰:天地交,泰。”
这时再回到上面看两卦的卦象,应该明白了吧,呵呵,再用“阴”和“阳”两大符合表示的话就是:上乾下坤即上阳下阴是否卦、上坤下乾即上阴下阳是泰卦,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口语说“阴阳”就是说代表顺利、吉祥、美好的“泰卦”,慢慢演化为了一种讨口彩的习俗。在书面写作中同样如此,古人书写是从上往下写的,写“阴阳”即是在写“泰卦”……
再说实实在在的“人”:人是天地阴阳交感而生的,人体的许多奥秘尽在否泰二卦,人体司空见惯的结构特征隐藏着宇宙的法则。人,出生前是“九窍不通一窍通”,胎儿在神阙穴处全靠一条与母体相连的脐带生长发育,其他九窍处于休眠时期。这时的人处于先天状态,胎儿一般头朝下、腹朝上,乾为首、坤为腹,乾在下、坤在上,所以胎儿是泰卦的形象。正因为是泰卦之象,所以能与母体感通而生长发育。
当胎儿蜕变为婴儿一落地,神阙穴处的脐带剪断而闭塞为肚脐,“哇哇”一哭以后,婴儿开始呼吸,于是“一窍不通九窍通”,九窍开始作用了。两耳、两眼、两个鼻孔位于上,组成三对阴爻即坤的卦象,人中穴以下,一个口、一前阴、一后阴,组成三对阳爻即乾的卦象,坤在上,乾在下,又是一个泰卦之象。
《阴阳之道》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,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17年-2018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。由于信息量过多,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,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。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、白话字和错别字,请见谅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