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解字》:“中,内也。从口。丨,上下通”。“内,入也。从口,自外而入也”。“入,内也。象从上俱下也”。“外,远也。卜尚平旦,今夕卜,于事外矣”。《说文段注》:“入,内也。自外而中也。象从上俱下也。上下者、外中之象。”“俱,偕也”。
《中庸》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”。“中”就是不左不右不上不下,我们之前讲过数字中的“五”,是从内而外的分别之形,这个分别出现的本质是“心动”,“中”的不上不下是三才而言居中,不左不右是天地而言居中,没有分别的状态是“丨”。天地正常是“丨”的状态,非常态便是数字,已经讲的很细致了,说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“丨”的72变。
“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”,天下之大本,讲的是有形层面,有形层次的“大本”,即未分别的“中”,人、草木都在大地表层,相对“三”是中间一横,所以天下不是指的大地之下。我们及身边的一切达到“中”是最理想状态,因为有形层次有阻力,要想达到“丨”的状态非常困难,所以既能够直而不曲,又能够到达中间那一横。
喜怒哀乐是指的人,也是指的人形而上的部分,看图上最高点不是写的“物之中”吗,不然古人为何还言天下,如果以人来分的化,“君”与“子”不同,“君”居天部,“子”居地部,一个是太过,一个是不及。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这句话估计大多数人也晕了,天命之谓“性”,是指“命”是“性”的上层,其方向为上为天。
“人为天地之性最贵者”,指的是“性之极”的分界点为人,所以“性”为有形层次,居下,“命”为无形层次,居上,这个有形层次的就是上面讲的,“三”中间那一横的“中道”,所以“道”为“性”之率,说文曰“所行道也”,方向为上,状态为有形层次之极,所以接着说“不可须臾离也”,“道”就在身边,不远人也,可是它又肉眼看不见,既然看不见,那么每个人怎么感受得到?
所以需要有“圣人”来“教”,故说文曰“上所施下所效也”,这个“下所效”就是我们上面讲的层次,所以我们常人是不能独立完成“修道”的,这也是庄子讲的“以道为门”层次,等到了“君子”后则出现了“以和为贵”,所以列子说“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”。这正是祖师爷老子讲的:“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”。所以《阴符经》说:“心生于物,死于物,机在于目。”
这是君子和圣人的区别,我们每个人的都有“个性”,这个“性”之上有道的指引,“道”之上就是“命”的安排,老百姓俗称,这是“上天的安排”,所以《中庸》开篇这一段非常重要,起码要解读到这个层面才有意义,君子以“和为贵”的方法即“慎独”,这也是最接近我们大众的道了,所以古人才会写以中为用的《中庸》,道不是高高在上,虚无缥缈的,古人讲的处处都是身边的学问,因为圣人不常有,而君子常有,只有人人都成了君子后,圣人才有机会出现,再看上面的图,应该就亲切多了,节之道,贵以教。
教之子成以君,尊天命守性中。这就是“君子之道”,上图从根本上解释了此理,“喜怒哀乐”为“情”,古人更多论述“性”与“情”,中庸开篇揭示的是原理,意义十分重大,一定要重视,《说文》:“中,内也。从口。丨,上下通”,通过古文我们可以看出,古人并不是给出了“中”的具体定义,而是在不同时刻的都有“中”与之相对。老子说这就叫“天物云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