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苓白术散

参苓白术散组成:白扁豆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桔梗、莲子、人参、砂仁、山药、薏苡仁

看病其实挺简单的,胃气只要保住了,其他的大问题就好治疗。比如常见右寸脉弱或者无的病人,这种人年轻的时候常见胸闷气短,容易着凉感冒,岁数大了就出现心脏问题了。

因为血脉是需要气来推动的,当血管里面的血液粘度、血脂、压力不高的时候,往往血的流量不足或者供血不足,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指标上来时,气不足就变成了血液淤塞最终的标准。这样在治疗年龄大的人尤其要重视调理气的多少。

很多年轻的大夫不注重这一点,从前的老中医特别喜欢用黄芪配合当归来用。看起来很简单,但在重病甚至杂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。所以“补气”这个概念其实是错误的。

因为气不是补上来的,而是通过“太阴”输送过去的。这个“太阴”包括“足太阴脾”与“手太阴肺”相互配合。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上一下的“湿土”。当湿气太盛的时候,“胃气”就不能顺利的被输送出去,从而出现“气少”的状态。

很多实际情况是并不是你用了多少的黄芪、人参,右寸脉就能起来的。而是打通来路比只看结果的用药治疗更有实际意义。所以看到右寸脉不足的人,更多要先用四君子汤、参苓白术散之类药物效果却很好。

当我们能从打通脾的出路看到“胃气”的顺达之时,那么患者的病就基本好了大半了。因为补气其实就是把“胃气”顺利的输送过去的问题,运输的途中只要不出问题,那么最后就可以说是补上了。

“气少”的病人,一股脑的全部用黄芪建、人参类药物,非吃出问题不可。学习不能太死板,天下没有固定不变的方程式。我们讲到的沼泽问题,在看看泡菜坛的只出不进原理。要想让内部更多的气出来,那么就必须要将水的密封压力降低才行。“胃气”正常,“脾气”轻一点的,可以用四君子汤。当“胃气”偏弱,同时“脾气”运输不动时,可以用参苓白术散。

假设脾的输送能力不够,只有“胃气”不足时,它也输送不远。因为“胃气”就是阳气,阳气不足水气不行。越来越慢就会停留和水湿之气相融合,也就是形成痰饮。这样就得在补充“胃气”动力的同时,增加去痰类的药物。同时长时间的谷物不下行,就会在原地产生“浊气”。这便是脾胃同时能力不足的时要解决的问题。

参苓白术散中:白扁豆、白术健脾,茯苓、薏米祛湿,甘草养脾阴。山药健脾祛湿又养阴。桔梗祛痰,砂仁健胃气,生姜温降胃气。因为脾胃不足,所以从内到外,从下到上气力均不足,故用人参补气而不用黄芪。加上莲子升清降浊,胃不和则卧不宁,同时也可以条例失眠的情志问题。

这样在治疗的时候我们就是看着气输送到哪里出问题,那个环节的药物就可以去调整了。这就像我们当代的快递或物流跟踪一模一样。这一层关系明白后,治病也就不会显得未知且不可控了。

圆形头像图片
用户头像
写在后面
《草木之情》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,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22年-2023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。由于信息量过多,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,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。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、白话字和错别字,请见谅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