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脉法寸关尺与大自然之间的比拟关系,就脉道和经脉而言,正常时经脉在寸口周围腠理关系如黄河之河道。黄河东去千里,1遇平原则散大而曲折,2遇山隘则川急而奔腾,3遇涝则溢,4遇旱则枯,5遇风则拍浪卷雾,6遇寒则水泣河凝。”
平原、山隘、涝、旱、风、寒这些在自然界中究竟是怎么产生的?纵观我们大自然中的冰川、火山、台风、丘陵,沼泽、沙漠的形态样貌其实都应该是由天的六气造化的结果而显象。水是生命之源,所以河流就是所有形态地貌的赖以生存的纽带,在我们身体里面就像血脉一样。
我们身体里边不仅受到内部情志水谷变化盛衰的影响,而且还会受到外部天气的影响。形而上的天气系统演变成了人体的经脉,就像八大脉与十二正经。那么人体的经脉为什么能在寸口周围腠理展现的呢?因为受到了外界天气因素的制约!正常情况下我们脉道是光滑的不左不右不上不下(察其左右,上下相失)中正而又和缓的。当受到了外界六气的影响之后会产生各种形态的改变。
于是便有了血脉与风气相合,血脉与火气相和,血脉与热气相合,血脉与湿气相和,血脉与燥气相和,血脉与寒气相合。《至真要大论》“帝曰:其脉至何如?岐伯曰:厥阴之至其脉弦,少阴之至其脉钩,太阴之至其脉沉,少阳之至大而浮,阳明之至短而涩,太阳之至大而长。”脉弦、脉钩、脉沉、脉大而浮、脉短而涩、脉大而长,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一种结果了。
所以:厥阴(一阴)之至,就像自然中黄河河道之水遇到风一样(拍浪卷雾),其脉弦。少阴(二阴)之至,就像自然中黄河河道之水遇到平原一样(散大而曲折),其脉钩。太阴(三阴)之至,就像自然中黄河河道之水遇到涝一样,(溢),其脉沉。少阳(一阳)之至,就像自然中黄河河道之水遇到山隘一样(川急奔腾),其脉大而浮。阳明(二阳)之至,就像自然中黄河河道之水遇到旱一样(枯),其脉短而涩。太阳(三阳)之,就像自然中黄河河道之水遇到寒一样(水气河凝),其脉大而长。
《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》讲:“切脉动静而视精明,察五色,观五脏有余不足,六腑强弱,形之盛衰,以此参伍,决死生之分。夫脉者血之府也。长则气治,短则气病,数则烦心,大则病进。”六腑秉受于天,五脏法则于地。天道的六气:风、火、湿、火、燥、寒的骤然变化会影响到人体六经气血大小河道溪谷的改变。
这是外界对人体内部的影响,是人与天道之六气相合后的一种脉道状态,非病脉。所以在我们人体的脉道中可以诊断出天之六气人之六经的存在。所以《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》曰:岐伯对曰:夫圣人之起度数,必应于天地;故天有宿度,地有经水,人有经脉。天地温和,则经水安静;天寒地冻,则经水凝泣;天暑地热,则经水沸溢,卒风暴起,则经水波涌而陇起。这一切都来源于“天之宿度”与“气交”的结果。
马征 2018.9.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