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春秋繁露》深察名号篇:是正名号者于天地,天地之所生,谓之性情。性情相与为一瞑。情亦性也。谓性已善,奈其情何。故圣人莫谓性善,累其名也。身之有性情也,若天之有阴阳也。言人之质而无其情,犹言天之阳而无其阴也。穷论者无时受也,名性不以上不以下,以其中名之。性如茧如卵,卵待覆而成谁,茧待缫而为丝,性待教而为善,此之谓真天。天生民性有善质,而未能善,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,此天意也。
上篇我们讲了人的六情之上极为“五性”,“五性”是“天性”进入大地初期,“性实”内部逐步收缩的五种光明,这五种光明分别为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,其中“果仁部位的“信”之光,为五性之“中”,即“名性不以上不以下,以其中名之”。
“五性之中”是什么状态?《春秋繁露》深察名号篇说:“性如茧如卵,卵待覆而成谁,茧待缫而为丝”,这个五性之“中”就象“蚕茧缫丝”一样,什么是“蚕茧”?茧卵者蚕衣也,“蚕衣”就是蚕所吐的丝编织而成象“卵”一样的外壳。
什么是“缫丝”?缫者绎茧为丝也。《管子》君臣上篇:上及下之事谓之缫。下及上之事谓之胜。什么是“绎”?绎者抽丝也,抽者引也,丝者蚕所吐也。所以所谓的“上及下之事”,是指蚕茧浸泡在水里,由下而上的“抽丝”过程。
“丝”是什么?“丝”字是由二“纟”组成的,纟者细丝也,象束丝之形,细者微也。所谓的“束丝”是指,将“蚕丝”束缚起来,使其不倒的意思。“蚕丝不倒”也就是没有“四方之力”,只有“中央之力”的意思。这就是“抽丝”时“丝”的形态。
看起来是上下“抽丝”的造作过程,但它的本质是为了使“蚕丝不倒”。所以古人把蚕茧浸泡在水里抽丝的过程,比作“名性不以上不以下,以其中名之”。“蚕丝”之所以会倒,是因为它是由“大经”落入大地而成。即经者织也,织之从丝谓之经。
经过了“阴阳之道、甲骨之势、小篆之性、万物之精、草木之情”的解刨和研究,我终于可以尝试着写一本破解中华先秦经典的公式书了,于是便有了《认识经典》这本书。所以本卷书中的每篇文章,你都可以在前面的书籍中找到相应的缩影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