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吕氏春秋》贵生篇:全生为上,亏生次之,死次之,迫生为下。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,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,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,亏生则于其尊之者薄矣,其亏弥甚者也其尊弥薄。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,复其未生也。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,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。辱莫大于不义,故不义迫生也,而迫生非独不义也,故曰迫生不若死。凡六欲者皆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,不若无有所以知,无有所以知者死之谓也,故迫生不若死。
上篇我们讲到“嗜欲者生之累也”,什么是“累”?累者缀得理也,缀者合箸也,合箸得其理,则有条不紊是曰纍。“箸”就是古人用的“筷子”,它的形状为上尖下粗,立起来象“丨”之形。所谓的“合箸”就是将一根根“丨”合并到一起的意思,“理”的本质是“离心力”,而“合箸”也就是“合丨”,是将离心力转化为“向心力”的过程,故曰“得(德)其理”,那么“累”就是有条不乱的“合丨”过程。
“合丨”的过程称为“累”,“累”的结果为“德”,德又为道之分,所以“德”的最终目标为“道”。换句话说“德之六理”均是道的“离合”状态。“道”的本性为“生”,所以它的各种离合状态,也全具有“生”的属性。但由于各自“离合”的大小不同,“生”的大小也会各不相同。由内到外名为“全生、亏生、迫生”和“死”。最内部“中中之中”的生之力为“道”。
道是一种至中无分别状态,故曰“全生”,因其为众生之长,也称为“尊生”,即“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,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”。道外部的生之力为“德”,德是一种道的分离状态,故曰“亏生”,即“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,亏生则于其尊之者薄矣,其亏弥甚者也其尊弥薄”。德外部的生之力为“六情”,六情是一种德的分别状态,故曰“迫生”,即“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”。
“亏生、迫生”均为“分”的状态所得,如果没有“分”之力,“生”之力也就不会受到干扰,古人将这种分的力量称为“六情”。六情本是“礼”受到“外物”的接引后所产生“离多合少”的结果,这种离多合少的拉力称为“六欲”。待到“外物”的接引出现“只离不合”的结果,也就意味着“生”之力已经停止了,故曰“死”,即“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,复其未生也”。
说到“死生”,这里就有一个“知”和“智”的关系了。什么是“知”?能够理清“深别”的能力称为“知”,即《大戴礼记》本命篇:“审伦而明其别谓之知”。什么是“智”?能够先理清“深别”,然后再与道“相合”的能力称为“智”,即《荀子》正名篇:“知有所合谓之智”。什么是“知道”?能够“通一类”而近其道的能力称为“知道”,《周髀算经》卷上篇:问一类而以万事达者谓之知道。
“道德”是由五性的“信智”被阻力向中心逼退而来,即“信”即“道”,“智”即“德”。所以“智”是在万般阻力的“夹缝”中所产生,正所谓“急中生智”就在于此。这个夹缝状态也就是“亏生”,亏生具有德的“离合”属性,所以“知”与“智”的,正体现了德的“离心力”转化为“向心力”的过程,即“知”为德之“离”,“智”为德之“合”,二者的终极目标为“合丨”,合丨也就是合于“全生”,故曰“知道”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