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白虎通》情性篇:喜怒哀乐爱恶谓六情,所以扶成五性。《大戴礼记》本命篇:丈者长也,夫者扶也,言长万物也。《白虎通》三纲六纪篇:夫者扶也,以道扶接也。《说文解字》:五性仁义礼知信属阳。欲而当于理则为天理。《孔丛子》对魏王篇:夫人含五常之性,有哀乐喜怒。哀乐喜怒无不过其节,节过则毁于义。《论衡》本性篇:情性者人治之本,礼乐所由生也,故原情性之极,礼为之防,乐为之节。性有卑谦辞让故制礼以适其宜,情有好恶喜怒哀乐,故作乐以通其敬。《孟子》离娄上篇:陈善闭邪谓之敬。
“道德”是由收缩到最后的“信智”而成,它的形态就象“细钢丝”一样垂直向上。“六情”是由收缩到最后的“礼”而成,它的形态就象“葫芦肚”一样离合向上。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,由离而合的“六情”最终会与一直垂直向上的“道德”会合在一起,会合在一起后它们会继续“向上生”,这时向上生的部分会变成什么?古人说它会重新合成“五性”,即五性被合成的过程称为“扶”。
什么是“扶”?“扶”是由“手”和“夫”字组成的。“夫”是什么?“夫者丈夫也”,“丈者长也,夫者扶也,言长万物也”。“长”就是细长高长的意思,它是一切万物生长的本能。“手”就是以“手相助也”的意思。所以“扶”是指用手相助使其恢复本能高长的意思。其中“以手相助”在这里指的是“六情”,即“欲而当于理则为天理”。“使其高长”在这里指的是“道”,即“夫者扶也,以道扶接也”。
大地以上属“天”,所谓的“天理”也就是恢复象“大地以上”德之六理的意思。德之六理在此刻“大地以下”为“情之六理”。情之六理是由“离到节”,再由“节到合”的过程,犹如“德之六美”的由“义到忠”,再由“忠到密”的过程。所以我们也可以将情之六理的这个过程称为“情之六美”。“美”就是“明”的意思,“情”本属阴,但因其有“节”以后,才能产生如德一样的“六美”。
“情之六美”所产生的“明”,其本质就是“复礼”。什么是“复礼”?我们讲过“礼为乱之防”,此刻的“礼(仁义)”为“五性”收缩成了象果核外的“皮包核”形态,所以“情之六美”所复之“礼”,就是指上面这个仁义缺失后的“果皮”形态。当果皮被六情之美充满后,其外部的“义”和“仁”就会逐步的充盈起来,这样“五性”才能真正被六美所充满,即“六情,所以扶成五性”。
所以“五性”是“六情”之末,要想使其充满“情之美”,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“节”,节所结的果实称为“乐”,即“故原情性之极,礼为之防,乐为之节”,“情有好恶喜怒哀乐,故作乐以通其敬”。六情有节则能扶成五性,六情无节则五性不充,五性不充其“明”就不能生出地面,随后再次结成“果实”,地面的果实就是我们之前讲的“义之果”,即“哀乐喜怒无不过其节,节过则毁于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