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6课:论道德之形态

图片[1]-第06课:论道德之形态-善米

《庄子》秋水篇:夫精小之微也,垺大之殷也,故异便。此势之有也。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。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。……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。《新书》道德说篇:德者离无而之有,故润则腒然浊而始形矣,故六理发焉。《说文解字》:小者物之微也。从八,丨见而分之。

前面我们讲了道与德各自的定义、关系、形状、离合。有了定义,我们知道了二者的“层次”为“属内”。有了关系,我们可知了二者的“空间”为“无间”。有了形状,我们知道了二者的“形态”为“方圆”。有了分别,我们知道了二者的“动势”为“离合”。有了大小,我们本篇讲二者的“形态”即“精分”。

《庄子》秋水篇说:夫精小之微也,垺大之殷也,故异便。此势之有也。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。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。……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。我们知道了“道”是“白色之光”,“德”是“五彩之光”,那么这两种光除了“色彩”不同外,还有其哪些不同呢?古人说“道”的最小单位是“虚无”,“德”的最小单位是“精粗”,居于“道德”之间的最小单位是“精微”。

小者物之微也。从八,丨见而分之。“虚无”和“精微”均为“无形”,是不能再分形态。“精粗”为“有形和无形”之间,是可再分的形态。古人说意念所不能至其处的时候,就不能与精粗相会。也就是说人意念的力量,能作用在“有形和无形”之间的“精粗”上。这便是《新书》道德说篇所讲的:德者离无而之有,故润则腒然浊而始形矣,故六理发焉。

由此我们可知,道、德如果从定义层次来看,可知二者的层次为属内关系。道、德如果从空间层次来看,可知二者的空间为无间关系。道、德如果从形状层次来看,可知二者的形态为方圆关系。道、德如果从分别层次来看,可知二者的动势为离合关系。道、德如果从大小层次来看,可知二者的形态为精分关系。

圆形头像图片
用户头像
写在后面
经过了“阴阳之道、甲骨之势、小篆之性、万物之精、草木之情”的解刨和研究,我终于可以尝试着写一本破解中华先秦经典的公式书了,于是便有了《认识经典》这本书。所以本卷书中的每篇文章,你都可以在前面的书籍中找到相应的缩影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