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没有单独“指事”与“会意”拿出来讲,但每个字中都已经包含了它的意思,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文字背后最大的秘密,看来古人早都知道是这个原理了,只是我们后来的人看不懂,用别的方式去解刨它,最后的出来的结果,就是我们自己认识的世界,正所谓“种花得花,种豆得豆”。
不仅“指事”与“会意”是“无形”的层次,就连“象形”也是一半“阴”一半“阳”。只有这样整体的去认识文字才是完整的,“会意”是讲的“心之果”的过程,这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从口而出的词汇,比如“说、言、词、句、曰”等等,这一系列只有自己内心才清晰的“因果”过程。
我们古人用非常形象具体的方式给他解刨了,等到“说”出来,就是最后的“果”了。孔子所谓“言必行,行必果”就是这个道理了,它和“心”系列的文字是“表里”关系。即每个字的本质都是人“会意”的“结果”,每个字的个体又都遵循者“指事”上下之势。
然后为了让更多人通俗的理解文字,才有了“象形”。这个“象形”是先通过身边的“有形之物”来讲述“指事”与“会意”。接着把“指事、会意、象形”综合起来表达的称之为“形声”。最后将字与字之间相互之间有着“共同特性”关系的称之为“转注、假借”。
分起来称之为“六书”,实则一件事物的不同角度,万万不可为了学习而先去把这些名词分开学习,这样学下去长久以往,就失去了最宝贵的整体观。哪个字是假借,哪个字是象形,哪个字是形声,哪个字是会意…..,纠结这些字的结构,以及代表的对与错,不如先把每个字,当做是一种最初认知世界的“初心”。
从小习惯了科学的思考方式后,下意识会把身边的一切事物分开来放大去认识,如果讲六书中的这六种方法分开来认知,就形成了这种状态。相反如果把这六种状态用在每个字上去看的话,那么每个字不就全都有了“六种”不同的视角的认知方法了吗?当会意看不懂,就从象形入手,象形看不懂还能从形声出发…..。
总之,最后总有一条路可以让每个人找到适合它的,如果能从六种方法每个角度都认识一遍的话,那的确是一种圆满的方式了。我们用的讲解方法,除了“声”这个层次外,基本五个层次都有涉及到。这是古人看待问题与我们现在人最大的不同之处所在。
如果将“六书”的形式比作一个游戏的话,那么“会意”就像一个游戏背后程序员的代码,“象形”象建模师绘制出来的3D模型,“指事”象一个操控游戏的玩家,“形声”象游戏的配音与配乐,最后的“转注”“假借”象复制粘贴的通用代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