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:六情扶成总论

图片[1]-附:六情扶成总论-善米

一、六情之扶成。其道德为“藏”之象,其丨的形态“不可见(中中之中)”。其果实为“乐(乐为之节)”,其明在“乐之内”。其茎之理由内而外分别为“道德、喜怒、乐哀、好恶(六情)”。即《孔丛子》对魏王篇:哀乐喜怒无不过其节,节过则毁于义。《论衡》本性篇:故原情性之极,礼为之防,乐为之节。《郭店楚墓竹简·性自命出》:道始于情,情生于性。始者近情,终者近义。

二、五性之缫丝。其道德为“化”之象,其丨的形态象“抽丝(缫丝)”。其果实为“礼(礼为之防)”,其明在“礼之内”。其实之理由内而外分别为“道德、信智礼义仁(五性)”。即《白虎通》情性篇:喜怒哀乐爱恶谓六情,所以扶成五性。《春秋繁露》深察名号篇:身之有性情也,若天之有阴阳也。……性如茧如卵,卵待覆而成谁,茧待缫而为丝,性待教而为善,此之谓真天。

三、天性之阴阳。其道德为“收”之象,其丨的形态象“禾茎”。其果实为“义(性善性恶)”,其明在“义之外”。其实之理由内而外分别为“道德、礼义(阴阳)”。即《论衡》本性篇:性生于阳情生于阴,阴气鄙阳气仁。曰性善者是见其阳也,谓恶者是见其阴者也。《白虎通》情性篇:情生于阴,欲以时念也。性生于阳,以就理也。《春秋繁露》深察名号篇:性比于禾,善比于米。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。

四、六理与六美。其道德为“生”之象,其丨的形态象“草茎(德之六理)”。其果实为“仁(德之六美)”,其明在“仁之外”。其实之理由内而外分别为“道德、仁(善)”。即《新书》道德说篇:鉴生空窍而通之以道,德生理通之以六德之华离状。六德者德之有六理,理离状也。……六理六美德之所以生阴阳,天地人与万物也,固为所生者法也。

五、上天之至精。其道德为“长”之象,其丨的形态象“木茎”。其果实为“精(仁义礼)”,其明在“精之内”。其理由内而外分别为“道德、精(至善)”。即《德道经》德经篇:上德不德是以有德,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,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,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,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。《礼记》大学篇: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《玄隐遗密》:故言唯精,神气之极至也。《说文解字》:拨云雾而见青天亦曰精。

圆形头像图片
用户头像
写在后面
经过了“阴阳之道、甲骨之势、小篆之性、万物之精、草木之情”的解刨和研究,我终于可以尝试着写一本破解中华先秦经典的公式书了,于是便有了《认识经典》这本书。所以本卷书中的每篇文章,你都可以在前面的书籍中找到相应的缩影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