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五藏之中

图片[1]-8五藏之中-善米

“肝藏”合“东方”的春生之力,“心藏”合“南方”的“夏长”之力,“肺藏”合“西方”的秋收之力,“肾藏”合“北方”的冬藏之力。它们均是由“中心”向“四方”的“离合”之力。从“六合”来分。有“四方”之“精气”,就必然有“中央”之精气。那么“中央”的精气正归“脾藏”所属。

《经脉别论》说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。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。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。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,合于四时五脏阴阳,揆度以为常也”。《玉机真藏论》说:“脾脉者土也,孤藏以灌四傍者也。夫子言脾为孤藏,中央土以灌四傍”。

“脾藏”从“中央”上下输送“水精”的过程,古人称之为“通调水道”。将中央的“通道”打通而“和”的过程,古人称之为“调”。“脾”的“水精”就像“上下”两个对称的“喷泉”一样,“上出”的水精“由下而上”到达上方的“至高点”后,再由“至高点”散落到“四方”。

图片[2]-8五藏之中-善米

《病能论》说:“肺者藏之盖也,肺气盛则脉大”。因为“肺为藏之盖”,所以“肺藏”为四方之水精的“外部”边界,也是上出的“水精之器”。当水精上升到“最高点”时,受到“上盖”阻碍后,就会向“四傍”进行“输布”,古人将这个“高低”之间的输布过程称为“水精四布”。

图片[3]-8五藏之中-善米

“下入”的水精“由上而下”同样到达下方的“至高点”后,再由“至高点”散落到“四方”。这个“至高点”即“六府”层次的“膀胱”,古人将这个过程称为“下输膀胱”。在这个层次的“水精”由于“阳气”的“节节败退”,其本身的属性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。

这样也就从由“水精”变成了“津液”。“津”属阳,“液”属阴。“阳”者为“光”,“阴”者为“夜”。“津液”藏于“膀胱”,而出于“皮腠”。所以《决气》说:“汗出溱溱,是谓津。谷入气满,淖泽注于骨,骨属屈伸,泄泽补益脑髓,皮肤润泽,是谓液”。

图片[4]-8五藏之中-善米

古人把“六府”看做是“大地”之下的“气道”,这根“气道”的最下方,“渗出”的是“津液”,最上方“输布”的是“精气”。所以“通调水道”的范围,其上可至“五藏”之盖的“肺”及“皮毛”,其下可“六府”之极的“膀胱”及“皮凑”部分。

图片[5]-8五藏之中-善米

“膀胱”之“光”即“四傍”之光。为“光”在最下层,承受到无比巨大的压力时,被挤压后向“四傍”的状态。最上层的“水精”,承受的是肺部“秋平”之力的“四布”的状态。二者均出现了“平”流的状态,但从“势”的高低来看,有本质上的不同。

圆形头像图片
用户头像
写在后面
《万物之精》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,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21年-2022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。由于信息量过多,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,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。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、白话字和错别字,请见谅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