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阿胶,味甘平。主治心腹,内崩,劳极,洒洒如疟状,腰腹痛,四肢酸疼,女子下血,安胎。久服轻身益气。一名传致胶”。熬制好后的阿胶味甘甜,有一股浓厚的香气。味甘应长夏的湿土之时令,气平应秋季的收敛之时令。
《水经注》说:“大城西侧皋上有大井,其巨若轮,深六七丈,岁常煮胶,以贡天府。本,草所谓阿胶也,故世俗有阿井之名。《梦溪笔谈》说:“阿井水,性趋下,清而重。取其煮胶,谓之阿胶”。山东位居中原的东方之地,用“东方”且“性趋下”之水。
长夏的湿土之气是天地间的“精气”上升到“至高点”后下落的状态。犹如“三伏天”的高压天气时降落的“雨水”。“气平”是“天气”的压力与“地气”的张力相持在“地平面”的状态,也代表有形层次的“边界”。“味甘平”是被秋收之力压缩进了大地时的味道。
阿胶从“气味”来看,它能作用在人体大地下属“阴”的层次。大地就像一颗果实的“果皮”和“果肉”,在人体代表“皮毛”和“肉”。阿胶是还原天地在长夏时的状态,这些黏腻的“阴质”,最终会落入人体“溪谷”下的“营气”层次。
“湿土”生于“夏季”而长于“三伏”,“夏季”在人体内对应的“果实”为“心藏”,“长夏”在人体对应的果实为“脾藏”。所以阿胶“主治心腹”,它是由“雨水”逐步降到“大地”之下囤积的过程。这样既补充了上部“心之营”,又补充了下部“腹之营”。
“心之营”为“起点”,“腹之营”为“终点”。大量失血后“营气”会随之流失,内经中称为“脱营”。当下焦大量失血时,就可以用“阿胶”为人体“降雨”后进行补充。故善于治疗“女子下血,安胎”和“内崩”。
当风气不断的从下而出,会流失掉大量“精气”,就形成了“劳极”,即“劳极,洒洒如疟状”。四肢也会出现“酸疼”。“致者,送诣也”,是一种“从高下至地”的过程,所以“阿胶”又名“致胶”,这是本草经中关于“阿胶”的描述,其背后本质原因。
人体在进入“长夏(三伏天)”时,体表分泌出来的“汗液”,就是“胶”的机理所成。“皮”熬制后会凝固成“胶状”,是因为“长夏”湿土是黏腻之气。当“皮”加热时,也就模拟了动物活着时的状态,即“阿胶”加热后能入药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