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器,皿也。象器之口,犬所以守之”。“器”是“皿”的意思。《説文解字》:“皿,飯食之用器也。象形。與豆同意”。“皿”是用来飯食之用器,与豆同意。《説文解字》:“豆,古食肉器也。从口”。 三者共同特征:都是用来有飯食的用具,顶部都有一个“大圆口”。
《列子》说:“夫有形者生於无形,则天地安从生?故有太易、太初、太始、太素。太易者,未见气也。太初者,气之始也。太始者,形之始也。太素者,质之始也”。归纳列子上段话,即太易:无气、无形、无质,是“无”的状态。太初:有气、无形、无质,是“点”的状态。太始:有气、有形、无质,是“面”的状态。太素:有气、有形、有质,是“线”的状态。
在古人看来“形”与“质”不同。“形”如果为一个长乘宽的“平面”,“质”就是这个平面纵向的“厚度”。所以“太始”是“平面”,“太素”是平面的“厚度”也就是是“线”。说文中讲的“器”“皿”字,都是中间“空”而不“实”的飯食器具,属于“形”的层次。当里面的空间放了酒水或谷物时才为“质”。
综上所述:太易、太初为“无形层次”,太始、太素为有形层次。从阴阳整体上看:太易、太初属“阳”,太始、太素属“阴”。从阴阳单独再分:太易为“阳中之阳”,太初为“阳中之阴”。太始为“阴中之阳”,太素为“阴中之阴”。“器”外皮实而内部空,像一个吹起来的“气球”,故“器之表”为“阴中之阳”,“器之里”为“阴中之阴”。
“器”盛飯食之物后为“阴中之阴”,无有飯食之物为“阴中之阳”。正因为它内部的“虚”,我们先祖才发明它并为之所用。所以老子说:“埏(shān)埴(zhí)为器,当其无,有埴器之用也”,河上公注:“埏,和也;埴,土也。谓和土以为器也”。“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”。这个“用”的过程在篆书与《说文》中体现的尤为生动形象,在下一篇我们将详细讲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