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月者,阙也。大阴之精。象形”,段注说:“月,缺也。满则缺也,象不满之形”。由注解可知“月”即“阙”之意。
“阙者,门观也”,段注说:“阙门观也者,谓门有两观者称阙”,那么什么是“门观”呢?在古代为宫殿门前两侧的“观光”楼,那么为什么是“两观”呢?
“两者,二十四铢为一两。从一两平分”,段注说:“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,一龠容千二百黍。重十二铢两者,两,黄钟之重,故从两也”。“两”字是由上“一”“冖”、下“二入”、中“丨”组成的,“一”为大地之“极”,“冖”为大地之“覆”,“入”为覆地之“内”,从字形上我们可以看出,它代表大地的“制高点”,并且为“覆”的状态,那么为什么说它起于“黄钟之重”呢?
“重者,厚也。徐锴曰:𡈼者,人在土上,故为厚也”,“重”是由上“壬”和下“东”组成。
“𡈼者,善也。一曰象物出地挺生也”,“徐锴说:人在土上,然而立也”,段注说:“上象挺出形,下当是土字也”。古人将人立于大地的“至高点”之上的形态称之为“善”,这个“善”这是从大地之“厚度”的层次来说的,那么“黄钟”又是什么呢 ?
《汉书》说:“夫阴阳,登降运行,列为十二,而律吕和矣。太极元气,函三为一。极,中也。元,始也。行于十二辰,始动于子”。《通典》说:“黄锺者,是阴阳之中”。“黄钟”即“阴阳之中气”,它始动于“子”。古人把“地气”中的最“元始”的“中气”称之为“黄钟”,那么这个这个“元始之气”。
如果用一根“龠”管来测量的话,它可以盛一千二百粒“黍粟”,“黍粟”就是指的“黑色”的“黏米”,“黍粟”即秋收之“果实”。那么一个“龠”管中的一千二粒“果实”的重量称之为“十二珠”。如果“左右”两个十二珠合并在一起即为“一两”之重,也就是二千四百粒果实的重量,“两”字中的“左右”二“入”寓意即在于此。
大地的制高点也就代表了万物之精的“果实”,它就像门前的两尊“观光”楼一样,古人称之为“阙”,“阙”字是由“门”与“欮”组成,“欮者,屰气也”,为什么“阙”是“屰气”呢?《汉书》:说“太极中央元气,故为黄钟。其实一龠,以其长自乘”。这“黄钟”就要从十二辰的“子”先始讲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