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人之上极1(口、首、乃)

图片[1]-4人之上极1(口、首、乃)-善米

从动物进化“口”的外形上看,类人猿口形较人“口形前突”,猴子较类人猿“口形前突”,所有其他哺乳类动物较猴子猩猩“口形前突”。如果我们把口形特征与嵴椎形态连成一条直线看,人和所有动物都是甲骨文“乃”字状态,上下看身体嵴椎都呈现出一个“S”曲线,左右看头部嘴巴及五官都呈现出一个“横折”直线。

而鱼类的头与脊椎缺都在一条直线上,正如甲骨文“丨”字一样。地球的海洋正如一个大“子宫”,里面的鱼和软体动物更接近于先天,所以鱼从演化上看比人更“高”。人、猴子与猩猩把“口”与“脊柱”连成一条曲线,它的形状正如同甲骨文“乃”字。很想一根“拐棍”,但与拐棍不同的是脊椎形态并不是完全“垂直”,而是像“弯曲”的S形。

图片[2]-4人之上极1(口、首、乃)-善米

我们之前讲过《说文解字》中乃字:“曳词之难也。象气之出难”,《说文解字》:“臾,束缚捽抴为臾曳”,段玉裁注解说:束縛而牽引之謂之臾曳。是气由下向上的一种牽引状态,需要一股力量向上拉,是因为上面有一层强大的力量“束縛”后“气出难”的缘故。所以《说文解字》丂字说“气欲舒出。上碍于一也”。《说文解字》亏:“于也。象气之舒亏。从丂从一。一者,其气平之也”。

图片[3]-4人之上极1(口、首、乃)-善米

一切万物的头顶之上都有一个“极点”,其的状态为“气出难”,我们在之前的“木”“石”“云”“天”等字中都有详细的分析此类状态,在此不再进行具体阐述。那么在人头顶之上的“气出难”在甲骨文中又是怎样呈现出来的呢?我们需要看“首”这个字的甲骨文才可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首,同,古文也。巛象髪,谓之鬊,鬊卽巛也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头,首也。从页,豆声”。

图片[4]-4人之上极1(口、首、乃)-善米

在甲骨文的“首”字上有“三条线垂直线”,我们通过许慎的注解可以得知“巛象髪”,它就是人头顶上的头发的代表(注意这里头发像我们之前讲过“木”字上半部“屮”字一样,只画了三根)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巛,贯穿通流水也”。首头上的巛正如老子讲《老子德道经》中讲的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”的状态。这里一定要注意:老子指的“千里之形”的方向不是“平行”而是是“向上”的。

人的口、眼、耳、鼻都受到头顶上“一”的阻力后,二者相持后随着“气舒亏”渐渐弯曲了下来。那么“气舒亏”的程度不同,即使是同一类物种又有着细微差别,但它们的样貌特征缺大同小异。而不同类物种便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外貌特征与之相应。“口”是一切万物的有形层次的“终点”。我们通过观察万物“口”与颈身的“弯曲程度”,就能够直接看出不同不物种之间的“气舒亏”差异程度,其结果是“气出难”。

圆形头像图片
用户头像
写在后面
《甲骨之势》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,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18年-2020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。由于信息量过多,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,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。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、白话字和错别字,请见谅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