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万物之隐(止、☐、足)

图片[1]-3万物之隐(止、☐、足)-善米

“正者,是也。从止,一以止。徐锴曰:守一以止也”。“正”下面的“止”字是由左枝“𠃊”中茎“丨”和右枝“/”组成。当“左枝”生发的力量不足时,它的生长就会“变迟”。原本在大地之上生出的“别枝”,就会出现在大地层面。所以古人将它画成了与大地“齐平”的形态,这样从地上看起来就象左侧“旁支”就像“隐藏”起来。徐锴说:“𠃊者,隐也”。

此时的“𠃊”枝同时还会受到了大地的阻力,不能“向上”正常生长。因为大地就像一层厚厚的“水泥”地面,将“屮”左侧的“向上”的力量临时的封藏在了“地表”。稚嫩的“旁支”力量就像“蚕虫”一样,受大地压力的影响,变成了“一”的形态。等到随后力量渐渐壮大时,它会重新突破大地的束缚举向天空。

图片[2]-3万物之隐(止、☐、足)-善米

在“止”字上加“口”便为“足”字。“足者,人之足也。在下。从止口。徐锴说:“口象股胫之形”。“口”字我们讲过,象人的“胫骨”剖面图的形状,在人体下肢为“中”。而“足”在人体最下端,承受着全身所有的压力,故用“止”象人“足”时,代表其“向上”的力量非常艰难。所以左侧旁枝才出现了“隐”的形态。

圆形头像图片
用户头像
写在后面
《小篆之性》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,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20年-2021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。由于信息量过多,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,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。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、白话字和错别字,请见谅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