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完了“四时”之干,下面我们看“四方”之干。“方者,并船也”。段注说:“并船者,并两船为一,上有并头之象。方极亩也极亩,大之意也”。“方”字是由上“𠃊”和下反“匕”组成。“𠃊”象在“水面”上行驶的“船头”和“船身”,“古言舟,今言船。如古言履,今言鞋”。“履”和“鞋”的造型一样。“鸟之足似匕反”,“匕”翻转过来后象“船桨”之形。所以“水”的终点就是“船头”最终达到的地方,即“极亩”。
“水者,凖也。北方之行。象众水并流,中有微阳之气也”。段注说:“天下莫平于水,水平谓之準。所以揆平取正是也”。“水”的自然形态为“极平”,而向上蒸发时的形态是“并行”。古人将“极平”的形态称为“凖”。如果我们将“水平面”当做是一张透明的“薄膜”,当地“水面下”的阳气渐渐向上蒸发时,这张薄膜会随着“阳气”状态的改变而发生改变。“四方”即“东方、南方、西方、北方”,再加上“中央”后,整张“表面”就完整了。
位于东方时,万物“精气”的“表层”形态,用“甲”来表示。“甲者,东方之孟,阳气萌动,从木戴孚甲之象。𤰒,古文甲,始于十,见于千,成于木之象”。段注说:“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。凡艹木初生,或戴种于颠,或先见其叶,故其字像之。下像木之有茎,上像孚甲下覆也”。“萌者,艸芽也”。段注说:“芽者,萌芽也”。这正是由“种子”孵化出“新芽”的状态,故此时万物之“精”的形态象“孚甲”之形。
位于南方时,万物“精气”的“表层”形态,用“乙”来表示。“丙者,位南方,万物成,炳然。阴气初起,阳气将亏。从一入冂。一者,阳也”。徐锴说:“阳功成,入于冂。冂,门也,天地阴阳之门也”。段注说:“万物皆炳然箸见。丙者,言阳道箸明。阳入冂,伏臧将兮之象也”。这正是由“嫩芽”生长到“茎枝”后结出“果实”的明亮状态,即“果皮”之色,故此时万物之“精”的形态象“炳然”之形。
位于中土时,万物“精气”的“表层”形态,用“戊”来表示。“戊者,中宫也。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”。段注说:“戊之言茂也。万物皆枝叶茂盛。丰楙于戊”。“楙者,木盛也”,“丰者,艸盛𡴀𡴀也。从生,上下达也”。段注说:“上盛者根必深”。“丰”而“上下达”是因为天地间水气循环在不断加快。物极必分,“精气”在果实内开始出现“分离”之象,这正是由明亮的“果实”长成为“壮大”的状态,故此时万物之“精”的形态象“茂盛”之形。
位于西方时,万物“精气”的“表层”形态,用“庚”来表示。“庚者,位西方,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”。段注说:“庚者,言阴气更万物。敛更于庚。庚之言更也,万物皆肃然更改,秀实新成。象人两手把干立”。又说“荣而实谓之实,桃李是也。不荣而实谓之秀,禾黍是也。荣而不实谓之英,牡丹勺药是也”。“木”位高而“艹”位低,这正是有如“桃李”之实下降到“禾黍”之实的状态,故此时万物之“精”的形态象“庚庚有实”之形。
位于北方时,万物“精气”的“表层”形态,用“壬”来表示。“壬者,位北方也。阴极阳生,故《易》曰:龙战于野。战者,接也。象人褢妊之形。承亥壬以子,生之叙也。与巫同意”。段注说:“壬之言任也。言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。亥壬包孕阳气。至子则滋生矣”。“上者,高也。下者,氐也”。人为“草木”与“鸟兽”之“中气”。从地上来看,当上极的“木艹”之实下降到下极的“人”之实,故此时万物之“精”的形态象“人褢妊”之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