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何为卪(卪)1

图片[1]-3何为卪(卪)1-善米

“卪”,为瑞信,象相合之形。石为地之精,玉为石之美者。故石如禾,玉为米也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瑞,以玉爲信也”,信为守中,四性之合,故曰:“象相合之形”,承,最大的任务是“守信”,其过程是“相合”。“气”指的“米之香气”,中医称“水谷之气”,注曰:“米之馨香曰皀”。“承气”重要的任务是“散节”来完成“相合”。我们常人看到的是“下法”,而不知“节”的意义,“热者寒之,寒者热之”意义是“守中达信”。原理如同“食”字。理解为“承上启下”是不对的,古人已经把每一个小问题,都讲解的非常细致。现在我们都只关心自己一亩三分地。

“义者,理者”。“理者,治玉成器也”。古人关心的是如何“成器”,表面上看切磋琢磨,实际上把周围的棱角都切割磨平不重要,达到“玉璧”圆环,能够“圆通”才是目的。最后能够在“玉器”孔中出来的称之为“仁心”。同时这个孔也是人的“口”,故曰“人言可信也”,周礼说“以苍壁礼天”,礼就是先“治乱”后天的意思,“小孔者为壁,大孔这为环”,“和氏璧”就是这么来的,我们常人只能理解为它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。

所以老子说“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吾见其不得已。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,不可执也”,“大器晚成”是因为“先曲后直”的历程需要假以时日,但最终要“合”。孔子讲“推十合一”方为“士”。我们读经典,始终觉得少了些什么,其实是没读到古人文字背后的精髓。这些经典每一句,每一个字,甚至每一笔,所阐明的道理,上到天文,下到地理,中到自身,无所不至,无所不包。其本质无一不是在让我们当下人“觉悟”,而我们最大的人生追求不正在于此吗。

“诸子百家”是《说文》的百科全书,是更全面深入的讲解。如果没有“性”“情”这两个字作为基础,会很难产生实质性的联系。读书学习实践不具有引经据典的能力,一是说明一个人不够勤奋读书少。二是说明它很执迷于当下不肯相信别人。我们当下的人,两者兼有占据多半。“性情”这两个字,会把一个人当下的“每个念头”进行“解刨”,并且给予解决原理。古人就是这样认识自己后,再来这看待这个世界的。

圆形头像图片
用户头像
写在后面
《小篆之性》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,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20年-2021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。由于信息量过多,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,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。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、白话字和错别字,请见谅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