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物长出果实之后,接下来会进入“毒”的形态。“毒(䈞)者,厚也。害人之艹,往往而生”,段注说:“害者,伤也,何也”,“何也,非是”。“是者,直也”。“毒”字由上“屮”和下“毒”组成,“毒”字又由上“丯”和下“女”组成。“丯者,象艹生之散乱也”。
此时此刻就像大地表面的浮草杂乱无章的景象。段注说:“丯,中直象道,三象茀”,什么是“茀”呢?“茀”是由上“艹”和下“弗”组成,经传:“言不者其文直。言弗者其文曲”。
可知“弗”是“曲”的意思,“茀”整体来看也就是曲草,那么“丯”中间的三横变为“曲草”。注意这里的三横并不是“水平”的形态,而是微微向上方“倾斜”的,从一条横线来看,这是一股向上微微的生机,三条横线叠加在一起就代表了“厚度”非常之深。
我们接着看“女”字,“女”字由是由上个插手捂住心的双手和双腿屈膝人组成,段注说:“象其揜敛自守之状”,自守在哪里呢?守心,因为“心”是一切“分别”之力的开始,当把“心”守住了,那么便不会“曲”了。所以看女字就可以知道,在没有守住分别之力的心下,呈现出双腿屈膝人曲之象,而守住心的屈膝之上,则出现了“直”的形态。
所以“丯”为万物之象,“女”为人之象,为什么用“女”来表示呢?这是因为就人的“男女”来说,“女”属阴为曲,“男”属阳为“直”。“女”是人中最“曲”的状态,故用她来表示。这样我们再看开篇“毒”字注解,“毒者,害人之艹,往往而生”。
“丯”出现了接近“一”的三横,是因为四方分别之力无比强大的结果,四方的“离心之力”无比增强之后,就显得“向心之力”无比微小。所以古人用“女”字揜敛自守的目的,其实是“自救”,“丯”是离心之力的厚度,从内外而言,属内为看不见的层次。对于大地之上,唯一看得见的“屮”来说,古人形容为“害人之艹,往往而生”。
当果肉长出厚度之后,接下来会进入“养”的形态。“养”字由上“羊”和下“食”组成。“食者,一米也”,“养”字由上“羊”中“入”和下“皀”组成,“羊者,祥也。从,象头角足尾之形”,段注说:“羊,善也。从,象四足尾之形,谓干也”,古人为什么说“羊”代表“善”呢?
这是因为它的四足和尾的形态,整体上就像“干”一样,“羊”字是由上“𦫳”和下“二”组成。从有形层次看,羊字上面象“头角”之形,两侧象“四足”之形,中间象“尾”之形。从无形层次看,羊“头角”为从上而下、从外而内的形态。
即“反入”,“四足”为万物之下极与上极的四方分别之力的整体形态,“尾”为“丨”由万物层层次进入大地之内的形态。因为“羊”字整体的形态组合到一起,呈现出了“干”的形态,所以“谓干也”。
“食”字下面为“入”和“皀”,“皀”字又由上“一、丨”中“曰”和下“匕”组成。中间的“曰”由“口”和“一”组成,内部的“一”代表米之精,外面的“口”代表米之形。如果“曰”代表一粒米的话,那么上面的“一”则代表众多之米,即“集米成食”。
“一”下的“丨”代表由外而内聚集的过程,在“一、丨”之上是“入”字,是一种由内而外由下而上的力量,将它和众多之米组成在一起,便成为一种“发散”之力。最下面的“匕”呢?段注说:“匕,所以比取饭”,所以它代表勺子,是取米用的。
我们将上面所有的字整体上去看则为食字。此时此刻,如果从无形层次看,天地间的形态为由外而内的“善之势”。如果从有形层次看,则为由内而外的“米之形”。二者相教而言,前者即“羊”为整体视角,后者即“食”为局部视角。
也就是说,天地间整体上的趋势是向下的为“至善”,而在我们肉眼看到的最大有形产物是“米”。这股至善之力如果将它们聚集到一起的话,会产生十分强大的力量,我们的先祖正因为发现这个道理之后,才将“米”作为粮食来补充身体的,因为这才是真正的“养生之道”。
“覆”字是由上“襾”和下“复”组成。“襾者,覆也。从冂,上下覆之”,段注说:“冖者,自上而下也。凵者,自下而上也。从一者,天也”。又说:“覆者,葢也。从一下垂。一者,所以覆之也。覆之则四面下垂”,“葢者,苫也”。“苫”为用艹编织的平盖,盖之下为“凵”和“冂”,“凵”就像一个人掉下了陷阱后,向上逃生或求救的形态,这个本能即“自下而上”。
如果把“凵”上下反过来便为“冂”,即“自上而下”,因其形态相反,所以段注说:“反覆者,倒易其上下。如襾从冂而反之为凵也”。“襾”的左边为“彳”。“彳者,小步也。象人胫三属相连也”,古人将人腿分为三部分,即“股”为上,“胫”为中,“足”为下,当中部的“胫”动时,上下部的“股”和“足”会随之而动,“彳”字代表为小步走的意思。
向右看“复”。“复”字是由左“彳”和右“复”组成,段注说:“覆与复义相通”,“复者,往来也”,“返者,还也。还者,复也”。“复”字又由上“一、口、口”和下“夊”组成,“夊者,行迟曳夊夊,象人两胫有所躧也”,段注说:“行不举足。履不箸跟曰屣。屣同躧。行遟者,如有所拕曳然。故象之”,“夊”字代表“足”,由于腿无力,故只能用最下面的前脚掌发力行走,“履不箸跟”为下部“动微”之象。
由此可知,“彳”与“夊”均代表人走路时“微动”的状态。在“一、口、口”中,两个“口”一上一下,所行的方向相反,古人没说上面的“口”与下面的“口”方向为何,只说它们为“往来”之象。“往者,之也”,“往”为“之在土上”之象,是一种向上生发之象。“来者,一来二缝,象芒朿之形。天所来也,故为行来之来”。
“来”字,上部象“麦朿之形”,中部象“二麦之形”,下部象“下垂之屮”。代表此时此刻,天地间“下降”之力逐步大于“上升”之力,上升之力变小,故为“麦朿之形”。下降至力变大,故为“下屮之形”,“麦米”为天地之“精华”,居于上下之间的形态。“米”的形态左右两个“入”字组成,故曰“入者,象从上俱下也”。“来”字为“屮”到达上之极后,逐渐向下垂的状态,古人说“天所来也,故为行来之来”。
“麦”字正是此意,“麦者,芒谷。秋穜厚薶,故谓之麦。麦,金也。从来,有穗者”。段注说:“有穗犹有芒也。有芒故从来,来象芒朿也。从夊者,象其行来之状”。综上所述,“来”字从整体上看,是先上后下的,这样我们再看“复”字,就明白了“夊”有下行之意,天下间的一切万物,就像一往一来的“覆”字一样,都在各自不停的运行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