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匋与万物(匋)

图片[1]-2匋与万物(匋)-善米

《说文解字》:“匋,瓦器也。从缶fǒu,包省聲。古者昆吾作匋。案:《史篇》讀與缶同”。『說文解字注』:“史篇者,史籒所作大篆十五篇也。詳皕部。讀與缶同者,謂史篇以匋爲缶”。“缶”由“入”“丨”“凵”组合而成,“凵”是由“一”向下陷入后出现的状态。为了恢复“一”,故为“自下而上”。所以“而上”不是为了“上而上”,而是为了回归“一”的“初始”状态。如果没有初始的“自下”,那么也就不会有之后的“而上”了。

“入”是由“一”自下而上后“冲出”的“一个点”的状态,它的方向为“自上”,“凵”与“入”为因果关系。区别在于:“一”自下时为“多点”状态,“一”自上时为“一点”状态。多点状态象大地上之“兽”,一点状态象大地上之“人”,因为“一”这条横线,在这里代表天地之中的“人道”层次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勹,裹也。象人曲形,有所包裹”。如果把上面的所有状态全部“勹”在里面,形成一个生命,那就是“匋”这个字所囊括的范围和空间。所以《关尹子》说:“一陶能作万器,终无有一器能作陶者,能害陶者。一道能作万物,终无有一物能作道者,能害道者”。“一”就是“人”之极的“上下弹”状态,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讲的“道”。

图片[2]-2匋与万物(匋)-善米

我们现代人肉眼看到的是大地之上形形色色的“草木”“人”“鸟兽”甚至“陶器”。但在古人眼中,这些背后能够推动它们的力量究竟是怎么运作,当弄清背后的哲理之后,用怎样一种方式能够让我们后世所有的子子孙孙,都能永远明白这样的道理所在。

这就文字诞生其背后最重要的核心宗旨了。《黄帝内经-上古天真论》说:“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寿敝天地,无有终时,此其道生”。所以由此来看,当初创造文字及后来继承注解予后世的人,一定是位得道的“真人”。

圆形头像图片
用户头像
写在后面
《小篆之性》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,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20年-2021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。由于信息量过多,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,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。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、白话字和错别字,请见谅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