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六府之势

那么既然“化”成雨滴之后,为什么又会“出”呢?这里面就要涉及到一个“上下”与“一”的概念。一般来讲我们认识的“上下”即“向上”或“向下”的方向。“一”为“上下”之间的“参考线”这种参考坐标的本质是以“阳气”的运动轨迹来制定的。即“阳气”运动的“点”练成的线为形成“轨迹”我们一般称为“上”。

图片[1]-2六府之势-善米

能让“阳气”一直保持“向上”的运动轨迹中,就有一个前提。即“阳气”要大于“阴气”或者说“压力”。当“阳气”小于“压力”时,我们怎会看到相反的运动轨迹,也就是“向下”的运动轨迹。“六府”就是处在这个“向下”的运动轨迹中。其实是“阳气”在“向下”运动轨迹过程。

在“阳气”向下的运动过程中,也会出现如“向上”过程中的形态。所以就出现了古人所讲的“大肠”在“上”,“小肠”在“下”的“节点”。如果把“阳气”的“向上”和“向下”的运动轨迹,我们与五藏的“心肺”来“对称”来看的话。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。

图片[2]-2六府之势-善米

“心藏”为“阳气”向上的“最高点”,其“充”在“孙脉”。“肺藏”为“阳气”向上的“至高点”,其“充”在“皮毛”。“皮毛”和“孙脉”为“心肺”之“表”。“皮毛”与“孙脉”如“果实之皮”,因为“皮毛”与“孙脉”属于“五藏”之天部之“盖”,它可以将内部多余的“阳气”散出“体表”。

图片[3]-2六府之势-善米

同理“小肠”为“阳气”向下的“最高点”,“大肠”为“阳气”向下的“至高点”。那么它们的“充”又在哪里呢?“六府”相对于“五藏”是“阳气”居于“地道”时的形态。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,五藏可以凭借体表之“充”通过体表的“玄府”将“阳气”散出体表,而六府主要靠“下焦”的“出口”来排出。

所以当“阳气”下降到“大地”的“至高点”时,会有一部分的“雨水”会囤积在“肠道”之内,另外一部分的“雨水”会向“心肺”一样“充”到“天部”。大地之内没有“天”,所以人体就形成了一个“器皿”来进行“下焦”的蓄水之,这便是“膀胱”之名的由来。这个过程称为“渗而俱下,济泌别汁,循下焦而渗入膀胱”。《灵枢·肠胃》:“回肠当脐左环,回周叶积而下,回运环反十六曲,大四寸,径一寸寸之少半,长二丈一尺”。

圆形头像图片
用户头像
写在后面
《万物之精》是一本记录刻下灵感的书,本书记录了马征在2021年-2022年和他朋友们的相关聊天内容。由于信息量过多,每天都来不及整理和校队,只能将重要的内容信息记录下来。所以文中可能有断句错误、白话字和错别字,请见谅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