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仌者,冻也。象水凝之形”。“凝,俗冰。从疑”。“冻者,仌也”。“冰者,水坚也。从仌,从水”。段注说:“初凝曰仌。仌壮曰冻。于他物曰冻。故月令说:水始冰,地始冻”。“初凝”是指水自身的状态而言,“仌壮”是指水之外万物的状态而言。当大地上的万物都感受到“仌壮”之时,也就是“冻”了。
“仌”字是由上下两个“入”组成,如果把两个“入”压平,就会变成“一”的状态。两条蓝色水平线属“阴”,为水的范围“水之始”与“水之终”。红色两个红点代表“微阳拱”,等到拱出水面之时,就是说文中的“仌”字。此刻水整体处在“初凝”状态。
“冻者,仌也”。段注说:“仌壮曰冻,又于水曰冰,于他物曰冻”。“冻”字左为“仌”,右为“东”。“东者,动也。从日在木中”。段注说:“日在木中曰东,在木上曰杲,在木下曰杳”。此刻外部正值天地之“冻”的时令。“东”时“阳气”位于大地平线上。木上属阳,木下属阴。“水坚仌寒”是天地之间皆“气微平”状态。大地之下阻力远大于地上,所以“日”被困于地表不能上行。
随着力量的增强,阳气会从“仌”的水平面中逐渐向外“冒”。之前水平状态的蓝色横线会形成上下两座小山峰。阳气继续增强,上下两条红线的阳气会连接一起,即变“く”的状态。小山峰变成与阳气方向更加一致,呈现出垂直与弯曲之形,这便是说文中讲的“水”字。此刻水中的微阳从“拱”至“冒”变成了“壮”。
如果把“仌”与“水”组合在一起看,即“冰”字。“冰者,水坚也”。段注说:“初六履霜。阴始凝也。驯致其道。至坚冰也。古本当作阴始冰也。至坚仌也”。所以“水坚”中的“坚”是指“仌”的状态,“水坚”中的“水”是指“水”的状态。那么“冰”字的“水坚也”合起来看,正是一个阳气“从阴出阳”的动态过程中前面“坚”的部分。
所以“不坚”的水为“水坚”之“果”,“水坚”的仌为“不坚”之“因”。当初造字之时,没有写成肉眼可见的“冰”,而用了肉眼看不见的无形状态。是因为背后推动有形轮廓的是“阳气”,我们肉眼看到的“仌”与“水”是影响“阳气”的“横向阻力”。我们往往通过肉眼看到最后形成的外形后,更容易忽视了它是怎样形成的。古人为了提醒后人,才将这个过程用文字的方式变大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