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半夏味辛平。主治伤寒寒热,心下坚,下气,喉咽肿痛,头眩胸胀,咳逆肠鸣,止汗。一名地文,一名水玉。生川谷”。《本草问答》说:“半夏虽生当夏之半,而其根成于秋时,得燥金辛烈之气味,故主降利水饮,为阳明之药。此又不可循半夏之名,而失其实也。故论药者,或以地论,或以时论,或但以气味论,各就其偏重者以为主,而药之真性自明”。
一年中天地万物受四时之气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的影响,随着秋分时收敛之力加强,天地万物之象呈现出“已入”的状态。万物的阴气始于夏之半而成与秋与冬。当进入秋天后,此刻的阳气正处于由地上潜入地下的过程中,整体上为下降收敛之势。在这个下潜过程中的阳气由多变少,阴气由少增多并且逐渐的能成为了主宰。
所以半夏之“性平”是指地之上的状态如平,“味辛”是指地之下的状态如辛。地之上的气就向一把镰刀一样呈现出秋风扫落叶之势。从天地之合气来看,半夏地之上的气很薄,薄到就像秋天的庄稼一样,枝叶枯萎后也就集体倒下了。古人把地表我们感受倒的温度称为“凉”。所以为了把这种天地间收敛下降之气为之所用,先人取地之下的半夏之根茎入药。
所以我们要是想要收敛降气之力强,就要等到过了秋分之后采摘。这时候天地之气在大地之下,万物也是如此。半夏在土下扎根不深,根扎的深说明生成的时令在土里周期长,故土中的阳气壮,比如川芎这味药便是如此。古人发现这味药生于半夏而成于秋,其实是再讲一个时间节点的天地万物之化气。如果单单从一味药去看待这个问题,那就太局限了,也很难理解这些经典。
人体以“隔”为天地分界,隔之上天气主之,隔之下地气主之。当收敛之力不足,阳气不能进入大地之下,停于上故“心下坚”。气本降于下而今气逆,日久郁而化火必向外发,逆于上极故“喉咽肿痛”。有一热必有一寒,所以气逆于上而寒厥于下,逆于上则“咳”,寒于下则“肠鸣”。天气得降,地气得温,秋收冬藏,閉門象也,故曰“止汗”。
我们反过来去想,假如要想让一个人气逆上火,去吃半夏地以上的茎、叶就可以了。但在此时令叶枝茂密舒展的植物也不一定吃了就上火,因为它都已经释放出去了。所以想让气降得慢一点,那就选择地上的部分,如果想让气降得快,那就要看地之下的部分了。此外如果我们夏天采半夏,这是外行人干的事,因为它不懂天地四时节令。这个时候采的半夏要吃多少半夏才行呢。
二月、八月是立春立秋吧,立春和立秋相当于十二地支的卯月和酉月,卯和酉都是阴阳各半的时令,但是二者的方向却截然相反。如果从有形层次来看这两个节点都差不多。但如果从药势来看,那就是截然相反。即卯月主升,酉月主降。所以同一味药二月采摘,八月采摘药效完全不同。如果我们二月同时采摘的药物一起服用,从物理学上看,这就是在做无用功对不对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中的每一味草药如同人一样,都是天地合气所化生。既然有了天地作为父母,那么才会后有了这么这么多草药的姓氏。本草经中之所以讲天地少,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在其它方面古人学习的多。如果每部经典都讲一遍,那么所有经典都都会变成四库全书了。所以经典是在成全彼此的基础上才写成的。这个道理我们一生不懂,就不知道当下所学的知识有盲区。有了盲区我们理解的便是碎片化且不系统的,随之教出来的后人的思维越来越单一化,甚至走向极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