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穴位”的本质,我们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《山海经》。《山海经大荒东经》说:“汤谷上有扶木,一日方至,一日方出,皆载于乌”。相传远古时代,在太阳升起的地方,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树,乌鸦在上面栖息。它们轮流背负着太阳飞升上天,然后回到山谷,于是就有了白天和黑夜。
《玄隐遗密》说:“至道在微,其旨察察。至德无式,其精洞洞,合之以时,适之以变,无有之志可入无间也。无用之息神,可抵金石焉。故言唯精,神气之极至也”。又说:“经络溪谷,其千二百之窍穴”。
“至”的本意是“成鸟”繁殖后代后,一点点寻找食物归巢的过程,“道”的本质是“无形”状态。为了与“有形”区别,古人用“空间”或“管道”内的部分象征。在这个“空间”或“管道”之中流通的是“神气”,它运行的方向是以“上下”作为起点和终点的。
当“神气”出现“分别”之后,便会向“四方”进行轻微的分别。这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就形成了“微小”的有形“阴质”。当这个层次中的“神气”受到了向外有形的“阻力”后,继续保持初心且一心“向上”运行,古人就把“神气”在这个层次的这种状态称之为“德”。
然后“德”将“四方”的“阴质”由四方向上“汇合”的过程称之为“法”,当这些“阴质”都到达“至高点”后,所凝聚在一起的“果实”称之为“至精”。以上过程称为“至德”。
“式者法也”,既然“四方”的“阴质”由四方向上“汇合”的过程为“法”,那为什么还要讲“至德无法”呢?这是与之前的“道”来相较而言的,因为“德”从本质上讲就是“道”的化身。
当它能够从“四方”顺利回归到上方“中央”时,也就回到了“神气”最初的“轨道”上。既然是最初的道路,也就不存在“法”了,故言“至德无法”。那么“至之德”凝聚成的“精实”“洞者疾流也,从水同声”,称之为“其精洞洞,合之以时”。
人体中就如同“满天星斗”,中医将它称之为“穴”。从有形层次看,这些“穴”是由“精”聚集而成的,从无形层次来看,由“神气”所充盈而成。所以古人说“故言唯精,神气之极至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