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难经三十五难》说:“小肠者心之府。大肠者肺之府。胃者脾之府。胆者肝之府。膀胱者肾之府。小肠谓赤肠,大肠谓白肠,胆者谓青肠,胃者谓黄肠,膀胱者谓黑肠。下焦所治也”。
“胃者榖之委也”。“萎者曲也”。是一种“秋收”时一粒粒“种子”下垂的景象。“肠”是由“月”和“昜”组成。“昜者开也,飞扬,长也”。是“阳气”由内而外的状态。“月”为“阴”,在人体为有形之“肉”。所以肠就代表了在人体属“阴”的层次中,“阳气”由内而外的状态。
那么这个“阴”指的是在哪里呢?我们知道“横膈”以上为“天”之所主,“横膈”以下为“地”之所主。“天”为阳,“地”为阴,故阴在“横膈”以下。“横膈”由“胆”所主,故“横膈”以下主要为“六府”所居之处。所以“阴”在这里主要指“地下层次”的“六府”而言。
《灵兰秘典论》说:“脾胃者仓廪之官,五味出焉”。“胃”就像秋天收获的种子,它位居于大地表层,随着外部“压力”的不断增加,“阳气”的败退。“阳气”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开始向“下”进行转移。所以在“胃”之下才会出现“小肠”和“大肠”。那么为什么“胃”之后出现的是“小肠”而不是“大肠”呢?
它们各自又有什么特殊意义?《灵兰秘典论》:“大肠者传道之官,变化出焉。小肠者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”。“大肠”能够“变化”而“出”,这又是什么意思?“化者教行于上。则化成于下”。其代表一种“由上而下”的状态。那么“上下”又在哪里?《本输》:“大肠属上,小肠属下,足阳明胃脉也。大肠小肠,皆属于胃,是足阳明也”。
由此可知,“大肠”在“上”,“小肠”在“下”。“下”为“最高点”,即“小肠”,如天空中的“云朵”。“上”为“至高点”,即“大肠”。“化”为“由上而下”的形态。当“云朵”越积越厚,就会形成“雨滴”。二者皆由“胃”所属。区别在于,“最高点”以“升”为主,“至高点”以“降”为主。所以古人说大肠“变化出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