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者,天地人之道也”。“三”字由上中下“三横”组成。如果我们将下面两横当做大地来看,最下一横为地之下极,中间一横为地之上极。地之上极对于地上的人来讲,就是地的“表层”,我们俗称为“地平线”,即“一”。我们讲过“一”就像波动天地的琴弦,是一切万物“形状”的开始,即“太始”。
当琴弦向上波动的时候,便为“土”字之意,“土者,二象地之下,地之中物出形也”。中间的“丨”是上升出地面的形态,即“立”。所以“一”字说:“一,惟初太始,道立于一,造分天地,化成万物”。最重要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“道”也就立起来了。所以《庄子》说:“天地虽大,其化均也。万物虽多,其治一也”。
那么究竟什么是“道”呢?“道者,所行道也,一达谓之道”。“道”即脚下所能行走的“空间”,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“道路”或“马路”。古人又说“一达谓道”,什么又是“达”呢?“达者,行不相遇也”,原来称为“道”这个空间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,那就是让在这个空间内的所有行人或一切万物,在行走的时候不能“相遇”。
假设如果在道路上只有一个人或物行走,不论朝着四方的拿个地方行走,均不会相遇,所以相遇一定是指两个物体以上而言。假设道路上无穷个人或物行走,那么一定就会出现“相遇”的情况,古人正是指的这种情况下而言。那么在地上又不能彼此相遇,这背后究竟又是什么意思?
《庄子》说:“形非道不生,生非德不明”。“非者,违也”,“违者,离也”。“离”即“离心力”。也就是说“形”如果从中心的一点向四方之道路行走的话,就永远不会“生”。“生”是“土”中之“丨”长出旁枝的形态。即“生者,进也。象艹木生出土上”。
“离心力”即“分别”。所以只要有一点“分别”,万物就不能“生”。同理,在生的过程中,只要有了一点“分别”,万物就不能“明”。故“形”无“非道”,“生”无“非德”。由此可知,不论“道”还是“德”均为“丨”的方向。明白了这一点后,我们才会懂古人讲的“行不相遇”背后的秘密。
“形”并不是四方分别力量增多形成的,而是“不相遇”的道增多后,形才膨胀了起来。这就像从碗中挑起来的“面条”,但这个过程我们的肉眼不见的。能够看见的,正如“生”字所讲,象一棵小草渐渐由地下向上长出地面一样。古人将这无数条通路称为“道”,所发出的光称为“德”,即“德兼于道,道兼于天”。